记者:郭卫东
作为驰名中外的书画之乡,曹州自古出名人,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赵建军,就是其中一位。
" />

  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 > 名家访谈

  • 赵建军:驰骋"花鸟"画自我
  • 更新日期:2016-11-22 11:21:16 来源:曹州书画网 作者:
    更多
  •  

    赵建军:驰骋"花鸟"画自我
    记者:郭卫东
    DSC_1266.JPG
       作为驰名中外的书画之乡,曹州自古出名人,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赵建军,就是其中一位。
      纵观画家的成长之路,有经过院校系统学习而成的,有身处官方多有便利接触古今名家而成长的,还有张扬个性不为任何所囿自由发展的……但无论哪一种,他们要达到一定的艺术高度,必须有一颗敏感的心。
       赵建军就有。
       那是一颗对生活充满了了孩童般喜悦的心,是一颗"几条杨柳,沾来多少啼痕;三叠阳关,唱彻古今离恨"般敏感的心。那颗心能够捕捉到自然所带来的细微情感波动,并能把这种波动放大。
       在不相熟识的人看来,赵建军是个不喜言谈沉默寡言的人。
      而事实上,赵建军内心十分细腻,一直在用那颗敏感的心感悟着世界的美,一直保护着自己的心不受任何沾染。用他的话说,如此才能发现世界中令人感动的美和性灵。
      业界人士都知道,赵建军最初以工笔竹子而为人所知。
      在赵建军的眼里,他在画竹的过程中,竹子的高洁品格同时在感染、影响着他。
      赵建军一直认为,艺术是十分讲究"主观个性"的事,一个画家若没有自己的个性,很容易被禁锢在前人和传统中。
      正是因为这样,赵建军笔下的竹子,更多取盛势,而非传统绘画中的疏淡冷峻,在竹子高洁的风格上更赋一层活力与欣喜。
      这也正应了那句老话:中国画脉溯千年但常画常新,高明的画家能将自我带进绘画的传统中而生新意。赵建军,应该就是这样的高明画家。
      中国人本性喜"藏",情感内敛而婉转流露。凡情不喜直言,多以载体托出,就连主管文运的星宿都称作"文曲星",可知"文不曲不成星"。明了了这一点,赵建军后来决定改画花鸟。
      赵建军非常认同业内观点,花鸟画的"教化"作用既不同于人物画的直言所指,又不像山水画以气场动人,更多的是通过画家情怀外溢而感染观者。
      要想以花鸟感人,赵建军认为,必须先感动自己,这被学术家称为"感物移情"。
      赵建军始终保持勤奋的笔、敏感的心,从日常之所见发掘别人所忽视的美。写生这个基本功需要贯穿画家的一生,它并不仅仅是基本功的锤炼,它实则是艺术长青的源泉。元黄公望在《写山水诀》中有:"皮袋中置描笔在内,或于好景处,见树有怪异,便当模写记之,分外有发生之意。"便是此意。      
      通过这些年的勤奋和努力,赵建军在花鸟画世界中寻找到了自我。

    01.jpg

    02.jpg

    04.jpg

 发表评论 《查看更多评论》
用户名: 密码:
验证码: 匿名发表

 

关于我们 - 诚聘英才 - 联系我们 - 广告服务 - 免责声明 -
版权所有:曹州书画网  中国信息产业部备案证号:鲁ICP备14010990号-17
主办:曹州书画报 菏泽学院美术系联合主办  电话:15269099877  客服QQ:397364171
声明: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,如果我们转载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修正!